宇宙空間充滿了奇怪並且時常令人費解的事情,從完全假設的黑洞,到爆炸的星星,從一勺物質就重達十億噸的高密度星球,到實際上並不空空如也的空間~這裏我們就跟大家一起,看看在宇宙空間中,最神秘怪異的十件事。
第一位 空無極客
在我們充滿神秘與怪異的宇宙空間中,最奇怪的事情就是空無,黑??一片的空無。不過也許這並不是一片空無,可能充斥這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在我們看不見有任何物質的宇宙空無中,可能有許多所謂的虛粒子。
虛粒子是指在量子力學中,一種永遠不能直接檢測到的,但其存在確實具有可測量效應的粒子。根據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宇宙中的能量於短暫時間內在固定的總數值左右起伏,起伏越大則時間越短,從這種能量起伏產生的粒子就是虛粒子。
有科學家認為這種能量時間的泡沫是到處存在的,是由其在空間和時間中的位置決定的。如果空無能夠被某種方式拍攝下來,我們就能看到虛粒子的隱現。如何認識我們宇宙真實的面目,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
第二位 不斷加速的宇宙
從1920年代開始,科學家就知道宇宙在不斷的膨脹。很多人都相信這種膨脹,自從120 - 150億年前的大爆炸後就一直在持續進行。
宇宙論中最難以回答的問題就是,這種膨脹是否會永遠繼續下去,或者重力會不會反轉這一過程,讓整個宇宙緊縮成一團。
過去兩年,新的發現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的突出,根據兩份獨立完成的調查研究顯示,宇宙膨脹還有不斷加速的趨勢。
這是一個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結果,到底是什麼引發了不斷加速的膨脹,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第三位 銀河系的黑洞
在銀河系的中央,一個260萬倍於太陽的黑洞吞噬著大氣和星體。全部銀河系中的物質被當作「事物」旋轉著流向中心,就像是放幹浴盆中水的過程。
但是所有的旋轉能夠產生不少地摩擦力,可以發出大量的能量。這個黑洞應該,非常非常的醒目——發出可見光和其他波長的輻射。
不過事實是,它非常的虛弱。為什麼會這樣?是墜落進去的物質不夠多?還是物質直接墜落而不是盤旋墜落?還是有其他的現象阻擋了我們觀察到輻射呢?
現在還沒有人能回答這一問題,也許在5年或者10年之後,會有新的答案出現。
第四位 超級超新星
通常在科學界,一件奇怪的現象總是能引發另一種奇怪的現象。在經過30多年對於稱為伽馬射線爆神秘來源的研究之後,科學家新發現一個可能的「罪魁禍首」——超級超新星。
超級超新星非常的奇怪,科學家甚至不能不能在這一問題上達成一致,也不能確信超級超新星就是超高能伽馬射線爆的來源。
伽馬射線是射線中能量最高的一種,比X射線要高出許多,能夠穿透數英吋厚的鋼板。之前科學家認為伽馬射線爆與兩個高密度星體(例如中子星)的旋轉融合有關。
不過2000年9月的兩份調查報告,支援了另一種奇怪的可能性。
許多老星體都是以超新星的方式死亡,向外輻射出物質和能量射線。在某些情況下,研究人員認為留下的物質會坍塌成黑洞,這之後也許會形成伽馬射線爆——超級超新星。
第五位 小行星伴侶
我們對於月球實質的認識,最近幾年有了新的發展,隨著科學家發現在太陽系裏面星際石塊圍繞另一個星際石塊的現象。
在一個不可能的系統裏,一個145公里大小的小行星被一個十分之一大小的「衛星」所包圍,它們之間的距離僅僅有500英里,每四天環繞一圈。另外,還有兩個大小差不多的小行星圍繞著中點軌道運行。
科學家困惑了,因為數學計算顯示這種天體不能擁有一個環繞軌道的衛星。通常小行星的重力場不規律也不平坦,難以維持環繞衛星。
第六位 太陽火熱的大氣
伸手靠緊篝火的「大氣層」,你會發現靠的越近越覺得熱。不過當你把手放到火中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燙。
也許你會認為太陽的中間最燙,越靠近表面溫度越低。但是,事實上,溫度反而是在太陽的「大氣層」裏急劇的升高。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越遠離熱源溫度越低。
所以這裏一定有什麼奇妙或者看不見的力量在加熱太陽的恆星的光圈。
第七位 靜電懸浮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執行阿波羅任務的宇航員,報告了在月球地平線上的怪異光芒,曾經以為會發生在地球大氣層中。不過我們知道月球上沒有大氣,那這種現象是怎麼發生的呢?
實際上,這種光芒來是月球表面上漂浮起來的塵粒,反射太陽光所致。這種現象的發生,就和靜電懸浮有關。
太陽光讓月球表面的粒子帶有電荷,使得其中的一些從月球表面懸浮起來。而且更怪異的是,這些塵粒有不少會抵達地球。
第八位 高能宇宙射線
地球的大氣層總是有規律的承受著非常小量的高能宇宙射線的衝擊,這種宇宙射線被發現還不到十年的時間,沒有人能夠解釋它們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很早就發現了非高能宇宙射線粒子對於地球的光顧,每一寸地球大氣表面,每一秒都承受著這種射線的衝擊。許多被認為是從銀河,或者超新星的爆炸中產生的。地球的大氣阻擋了這些粒子,保護著我們。
十年前,新的宇宙射線粒子被發現,新發現的射線擁有比之前經常發現的粒子擁有強的多的能量。不過暫時還不知道這種高能宇宙射線來自哪裡。
第九位 中子星
中子星就像是宇宙中骨瘦如柴的一個人。但是這種奇怪的星體,有著難以置信的密度,能夠產生強大的衝擊。
大恆星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所謂超新星的大爆炸方式進行。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大約4-8倍於我們的太陽,那麼核心就會產生向內的爆炸,形成密度非常高的星體。這樣的密度將電子擠壓進質子,形成中子。
結果,一顆質量1.4倍於太陽的中子星,直徑只有11 - 20公里。中子星常常會吞噬旁邊的星星,使用其強大的重力,將附近星球上的氣體和灰塵吸收過來。這些被吸引過來的物質,在到達中子星表面之前,會被輻射和旋轉力反拋向宇宙中,產生速度達到720萬公里的星風。
第十位 褐矮星極客
褐矮星是宇宙中不成功的星體,有點像好萊塢電影中的小演員——不是臨時演員,但也不是真正的明星。如果把褐矮星算作行星,它的個頭太大了;如果把褐矮星算作恆星,它又太小不足以產生熱核聚變。
褐矮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著。有時候它冰冷黑暗,獨自穿越茫茫的宇宙。還有一些存在於大恆星的周圍,形成所謂的雙星系統。
無論怎樣存在,褐矮星都是非常奇怪的。而且研究人員剛剛開始意識到,也許褐矮星的數量和恆星的數量不相上下。但是在1995年第一次觀測到褐矮星之後,僅僅有很少一部分的褐矮星被觀測到。
發現到底存在多少褐矮星,對於我們認識宇宙有很大的幫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